6.7 接缝设计 6.7.1 纵向接缝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向接缝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宜采用平缝形式,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宜为30mm~40mm,宽度宜为3mm~8mm,槽内应灌塞填缝料(图6.7.1-1); 2)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纵向缩缝。纵向缩缝宜采用假缝形式,锯切的槽口深度应大于施工缝的槽口深度。当采用粒料基层时,槽口深度应为板厚的1/3;当采用半刚性基层时,槽口深度应为板厚的2/5(图6.7.1-2)。 2 纵缝应与路线中线平行。在路面等宽的路段内或路面变宽路段的等宽部分,纵缝的间距和形式应保持一致。路面变宽段的加宽部分与等宽部分之间,应以纵向施工缝隔开。加宽板在变宽段起终点处的宽度不应小于1m。 3 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宜设在板厚中央,应对拉杆中部100mm范围内进行防锈处理。拉杆的直径、长度和间距,可按表6.7.1选用。当施工布设时,拉杆间距应按横向接缝的实际位置予以调整,最外侧的拉杆距横向接缝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 4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的纵缝拉杆可由板内横向钢筋延伸穿过接缝代替。 6.7.2 横向接缝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采用传力杆的平缝形式;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当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施工缝应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2 横向缩缝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应采用假缝形式。快速路和主干路、特重和重交通道路、收费广场以及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的3条缩缝,应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他情况可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 3 横向缩缝顶部应锯切槽口,深度宜为面层厚度的1/5~1/4,宽度宜为3mm~8mm,槽内应填塞填缝料。快速路的横向缩缝槽口宜增设深20mm、宽6mm~10mm的浅槽口,缝内设置可滑动的传力杆。 4 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造物处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平曲线处应设置横向胀缝。设置的胀缝条数,应视膨胀量大小而定。低温浇筑混凝土面层或选用膨胀性高的集料时,应酌情确定是否设置胀缝。胀缝宽20mm,缝内应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 5 传力杆应采用光面钢筋。其尺寸和间距可按表6.7.2选用。最外侧传力杆距纵向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宜为150mm~250mm。 6.7.3 交叉口接缝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两条道路正交时,各条道路应保持本身纵缝的连贯。相交路段内各条道路的横缝位置应按相对道路的纵缝间距作相应变动,两条道路的纵横缝应垂直相交。当两条道路斜交时,主要道路的直道部分应保持纵缝的连贯,相交路段内的横缝位置应按次要道路的纵缝间距作相应变动,保证与次要道路的纵缝相连接。相交道路弯道加宽部分的接缝布置,应不出现或少出现错缝和锐角板。当出现错缝和锐角板时,应按本规范第6.6.1条2款加设防裂钢筋或角隅钢筋。 2 混凝土板分块不宜过小,最小边长不应小于1.5m,与主要行车方向垂直的边长不应大于4.0m。 3 在次要道路弯道加宽段起终点断面处的横向接缝,应采用胀缝形式。膨胀量大时,应在直线段连续布置2~3条胀缝。 6.7.4 端部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混凝土路面与固定构造物相衔接的胀缝无法设置传力杆时,可在毗邻构造物的板端部内配置双层钢筋网;或在长度约为6倍~10倍板厚的范围内逐渐将板厚增加20%。 2 当混凝土路面与桥梁相接,桥头设有搭板时,应在搭板与混凝土面层板之间设置长6m~10m的钢筋混凝土面层过渡板。后者与搭板间的横缝采用设拉杆平缝形式,与混凝土面层间的横缝采用设传力杆胀缝形式。膨胀量大时,应连续设置2条~3条设传力杆胀缝。当桥梁为斜交时,钢筋混凝土板的锐角部分应采用钢筋网补强。 桥头未设搭板时,宜在混凝土面层与桥台之间设置长10m~15m的钢筋混凝土面层板;或设置由混凝土预制块面层或沥青面层铺筑的过渡段,其长度不小于8m。 3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接时,其间应设置不少于3m长的过渡段。过渡段的路面采用两种路面呈阶梯状叠合布置,其下面铺设的变厚度混凝土过渡板的厚度不得小于200mm。过渡板与混凝土面层相接处的接缝内设置直径25mm、长700mm、间距400mm的拉杆。混凝土面层毗邻该接缝的1条~2条横向接缝应设置胀缝。 4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与其他类型路面或构造物相连接的端部,应设置锚固结构。端部锚固结构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地梁或宽翼缘工字钢梁接缝等形式: 1)钢筋混凝土地梁宜采用3个~5个,梁宽宜为400mm~600mm,梁高宜为1200mm~1500mm,间距宜为5m~6m;地梁与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宜连成整体; 2)宽翼缘工字钢梁的底部应锚入钢筋混凝土枕梁内,枕梁长宜为3m、厚宜为200mm;钢梁腹板与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端部间应填入胀缝材料。 6.7.5 接缝填料应选用与混凝土接缝槽壁粘结力强、回弹性好、适应混凝土板收缩、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流淌、低温时不脆裂、耐老化的材料;胀缝接缝板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板膨胀收缩、施工时不变形、水稳定性好、复原率高和耐久性好的材料,并应经防腐处理。